北斗导航完成亚太地区全覆盖 定位精度相当GPS
15-10-20
2013年3月20日
十八大报告提出,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,强化基础研究、前沿技术研究、社会公益技术研究,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,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。地理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将全面进入发展黄金期。卫星导航是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,现已取得重大突破、
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建设分为试验系统、区域系统、北斗全球系统“三步走”的发展战略。目前,“北斗”完成第二步发展目标,覆盖亚太地区的区域系统全面可用,2020年完成35颗卫星组网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。目前,太空中分布着数十颗导航定位卫星:美国24颗,俄罗斯17颗,我国16颗,欧盟2颗。其中,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(GPS)是目前惟一能够独立提供全球导航、定位与授时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;俄罗斯的全球导航系统(GLONASS)正在向全球服务方向发展;而欧盟的伽利略(GALILEO)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受多种因素和资金问题制约,至今进展缓慢。
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主任杨宝峰介绍:北斗区域系统的建成和开通运行,标志着中国卫星导航事业的跨越式发展,也标志着“北斗”的应用将进入规模化、社会化阶段。与GPS系统相比,“北斗”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,服务上与GPS基本相当,在功能上,北斗系统的位置报告、指令传输功能是GPS所没有的。因此可以说,就国内应用而言,GPS能做到的,“北斗”都可以做,而且“北斗”所具有的特色优势,一定会比GPS应用得更好、更广。
上一篇:需要重视地理信息服务的变化和变异
下一篇:吹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号角